[内容摘要]五周年的纪念就按“甘地柴窑简介、窑主简历、历窑精彩回顾、手捏制作日趋成熟“四方面内容,给自己做个总结、回顾与反思。也借此机会感恩所有关注、支持甘地柴窑的亲们!
(续《甘地柴窑创建五周年纪念(1)》)
很多茶人陶友皆如此:只关心自己的喜好,却忽略柴烧茶器自身的变化发展规律。
笔者在《陶壶为何具有良好的实用功能》,从《易经》阴阳理论来分析得出:陶壶具有良好实用功能的根本原因在于陶壶具有一种看不见、无形的“能、能量”(下文称”能量“)。物质世界里有物理世界、能量和运动,天道左旋,地道右旋,一切都在运行不息。物质有运动就有能量,物质是能量的载体。正如中药一样,看得见的物质-药材是阴,真正起作用的是看不见的能量–中药的药效或功效。陶壶就是能量的载体,这个无形无相的“能量”,在使用陶壶时能体现出来。
“水火既济而土合”是宋应星在其所著的《天工开物・陶延》篇中开宗明义的对陶器工艺基础的高度科学概括。土无水,则无粘性和可塑性,不能制成器物。器物不经火烧,则只能是泥型品,而不能成为经久耐用的陶器。陶坯(即泥巴)在柴窑烧炼过程中,木柴燃烧产生的木灰(木生于土,烧成灰后又是泥巴,熔于陶器)、热能(米饭是人的主食,热能则是陶器的主食)、烟雾(能让陶器产生相应的物理化学反应而引起色彩的变化)和变幻莫测的窑内氛围(窑内氛围就如所受的教育、社会环境、人际关系等等增长成功的资源因素)这四方面因素都是泥巴变成陶器的营养成分,,都能够增强陶柴烧茶器的能量。
柴烧茶器在窑内自然得到的木灰、热能(温度)、烟雾、窑内氛围等营养成分越多、相互熔融得越好(也就是柴烧火侯越好),其能量就越强,对茶、水的作用(利茶效果或称实用功能)也就会越明显。这就是同一陶土、不同火侯的柴烧茶器(如陶壶、陶杯)利茶效果不同的根本原因,这也是柴烧茶器自身的变化发展规律。
第15窑:
(后来才知这杯就是柴烧土陶的曜变-五彩斑斓)
第16窑:(全部为柴烧坭兴陶)
第17窑:(全部为邹圩陶)
第18窑:
上图为邹圩陶,下图全部为坭兴陶:
第19窑:
上图为邹圩陶,下图全部为坭兴陶:
第20窑:(除公道杯之外,其它全为坭兴陶)
第21窑:
上图为邹圩陶,下图全部为柴烧坭兴陶:
第22窑:
上图茶杯为邹圩陶,下图茶壶全部为柴烧坭兴陶:
第23窑:
上图茶壶为邹圩陶,下图茶杯全部为柴烧坭兴陶:
第24窑:(全部为邹圩陶)
第25窑:
上图为邹圩陶,下图为柴烧坭兴陶:
笔者刚开始烧窑时,只想烧出与众不同的柴烧坭兴陶,也想知道柴烧坭兴陶最极致的状态在哪。随着对柴烧坭兴陶的深入研究,才了解到前文所述的柴烧茶器自身的变化发展规律。如果茶友、陶友依然局限于个人的喜好,你将永远不知柴烧坭兴陶会有多美,也体会不到不同火侯的坭兴陶给人带来多大的乐趣……
转载请注明:柴烧网 » 甘地柴窑创建五周年纪念(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