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消息:

​柴烧紫砂壶的实践探索历程(1)

各地柴烧 龙窑王 2420浏览 0评论

[内容摘要]本文分“柴烧紫砂壶的缘起、柴烧紫砂壶的实践探索历程、柴烧紫砂壶的实践所得分享”三部分内容,分享甘地柴窑2年多来对柴烧紫砂壶的实践探索历程和所得。文中同时展示甘地柴窑第37、38窑的紫砂壶烧成结果。

一、柴烧紫砂壶的缘起

笔者于2008年开始学习品茶,约半年后开始接触坭兴陶,2010-2014年销售钦州坭兴陶和六堡茶,2015年创建甘地柴窑,开始对柴烧茶器的实践探索。因缘分不足、个人视野的局限以及对陶器的利茶效果敏感度不足等等因素,紫砂壶始终无法引起笔者的注意。2017年06月甘地柴窑第23窑为客户搭烧一把紫砂壶(如下图),此壶给笔者展现了紫砂壶特有的魅力(详见文末的《一把壶内自然形成天然灰釉的紫砂壶 –窥探紫砂壶的特性》),也让笔者对紫砂壶有了新的认识与期待。

​柴烧紫砂壶的实践探索历程(1)插图

(上图为甘地柴窑第23窑为客户搭烧紫砂壶)

二、柴烧紫砂壶的实践探索进程

曾经有人问笔者:“紫砂市场太烂不,为何还去做?”当时笔者回答是:1、学会品茶后,当你遇到好紫砂壶泡出的茶时,你就会知道它有多棒了;2、如没有了好泥料,庞大的紫砂市场能支撑住吗?紫砂不缺泥料,缺的是诚信和对紫砂的识别能力。3、笔者也想拥有一把好紫砂壶!

我们如何去识别地道的紫砂壶? 正如衡量一个厨师的水平,是通过他所做的菜来评定一样,紫砂壶好不好,好到什么程度,是通过它所泡出的茶来识别和判断。这需要有一定数量的实践、对比和求证!为此从2017年11月开始2019年10月,笔者先后对7种紫砂陶泥进行柴烧实践探索研究:

第一次收到的紫泥,是2017年11月同行寄来搭烧的2把石瓢壶及此壶的原料紫砂陶泥。同行既想了解此石瓢壶的利茶效果,也想了解柴烧紫砂壶的效果如何。

​柴烧紫砂壶的实践探索历程(1)插图1

(上图为甘地柴窑第27窑为客户搭烧石瓢壶)

当时笔者刚开始学习制壶不久,技术还不行,只能等先试试壶的利茶效果。结果这壶的利茶效果真不如柴烧坭兴陶。第一次得到的紫泥还没开始就被打入冷宫。

第二次收到的紫泥委托宜兴同行购买,也是笔者学习手捏制壶的开始。此泥料首批作品并于2018年10月甘地柴窑第34窑烧制出窑(详见文末《甘地柴窑第34窑–精彩绝妙》):

​柴烧紫砂壶的实践探索历程(1)插图2

(上图为甘地柴窑第34窑出品)

上图为笔者第二次接触紫砂陶泥,左为电烧试片,右为笔者利用此泥手捏制作的茶壶烧前与烧后的对比。最终此泥料的茶壶利茶效果相比柴烧坭兴壶,仅仅在激发茶汤的活性,促进回甘、生津上稍胜于坭兴陶之外,没有其它的惊喜。此泥料未达到笔者的预期耳也被舍弃。

第三次接触的紫砂陶泥,是宜兴吴氏紫砂的吴国荣老师赠送2种40目原矿段泥和原矿底槽青。笔者依然手捏制壶,于甘地柴窑第35窑(2018年12月25日烧制出窑(如下图):

​柴烧紫砂壶的实践探索历程(1)插图3

或许是先温过快或坯体未完全干透,最终底槽青只成功一把(上图),原矿段泥成功4把。上图为手捏紫砂壶,底槽青,笔者以为是过火,没有用心关注与对比。 下图4把紫砂壶为原矿段泥:

​柴烧紫砂壶的实践探索历程(1)插图4

​柴烧紫砂壶的实践探索历程(1)插图5​柴烧紫砂壶的实践探索历程(1)插图6

(上下图2把柴烧紫砂壶(原矿段泥)笔者正在私用)

​柴烧紫砂壶的实践探索历程(1)插图7

上图4把柴烧紫砂壶(原矿段泥),不仅表面的柴烧效果出彩、富有变化,而且其利茶效果也让笔者体会到了紫砂独特的魅力。笔者曾一度以原矿段泥的柴烧紫砂壶为紫砂壶的标杆。但因这两种泥料仅供自不出售,笔者也只能望壶兴叹。

 第5种紫砂陶泥为40目调砂紫泥,亦为宜兴同行帮采购,此调砂紫泥电烧效果如下图:

​柴烧紫砂壶的实践探索历程(1)插图8

(上图左上为电窑烧出效果,其它为柴烧后效果)

此批调砂紫泥制作的柴烧紫砂壶,首次在第36窑烧制出窑。柴烧表面烧成效果富有变化,其利茶效果也较好地呈现紫砂壶的独特魅力。笔者对此泥料也很满意,性价比特别高,未来将主推这款紫砂泥料。下图3把柴烧紫砂壶就是些采用此泥料:

​柴烧紫砂壶的实践探索历程(1)插图9

​柴烧紫砂壶的实践探索历程(1)插图10

​柴烧紫砂壶的实践探索历程(1)插图11

(上图3壶为第36窑出品,后一为笔者私用)

笔者经过前期对柴烧紫砂壶的实践探索,初步总结出柴烧紫砂陶的利茶效果(详见《甘地柴窑第36窑(4)–柴烧紫砂陶的利茶效果初探》文末有链接)。下图4把调砂紫泥的柴烧紫砂壶为第37窑出品:

​柴烧紫砂壶的实践探索历程(1)插图12

​柴烧紫砂壶的实践探索历程(1)插图13

​柴烧紫砂壶的实践探索历程(1)插图14

​柴烧紫砂壶的实践探索历程(1)插图15

上图4把为第37窑出品;而接下来展示的是第38窑出品的:

​柴烧紫砂壶的实践探索历程(1)插图16

​柴烧紫砂壶的实践探索历程(1)插图17

​柴烧紫砂壶的实践探索历程(1)插图18

​柴烧紫砂壶的实践探索历程(1)插图19

​柴烧紫砂壶的实践探索历程(1)插图20

​柴烧紫砂壶的实践探索历程(1)插图21

​柴烧紫砂壶的实践探索历程(1)插图22

​柴烧紫砂壶的实践探索历程(1)插图23

​柴烧紫砂壶的实践探索历程(1)插图24

(上图6把采用调砂紫泥的柴烧紫砂壶,第38窑出品)

实践证明,此调砂紫泥制作的柴烧紫砂壶,既有丰富多变的表面烧成效果,又能呈现紫砂壶的独特利茶效果:无论是泡生茶还是熟茶,能逼香、聚香;能有效迅速化解茶质中的烈劲猛、粗糙感,让茶汤细腻润滑,回甘生津明显;将为甘地柴窑工作室主推一款柴烧紫砂壶。

笔者接触的第6种紫砂陶泥–原矿老紫泥,40目,是同行推荐的私人练泥作坊(电力带动传统石磨,父亲练泥,女儿卖泥,量少),笔者直接联系卖家。她家最好的泥料为底槽青。考虑第一次合作和泥料好不好最终都体现在利茶效果这两个因素,笔者先采购她家的原矿老紫泥入手。此泥料首批柴烧作品于第37窑(2019年07月11日出窑)首次烧制出窑(如下图):

​柴烧紫砂壶的实践探索历程(1)插图25

​柴烧紫砂壶的实践探索历程(1)插图26

​柴烧紫砂壶的实践探索历程(1)插图27

​柴烧紫砂壶的实践探索历程(1)插图28

​柴烧紫砂壶的实践探索历程(1)插图29

​柴烧紫砂壶的实践探索历程(1)插图30

​柴烧紫砂壶的实践探索历程(1)插图31

(上图6把紫砂壶为第37窑出品,40目原矿老紫泥)

这款原矿老紫泥陶土表面的柴烧效果表现比较丰富多彩,有很多的可能性。但用此泥料的柴烧紫砂壶利茶效果在冲泡生茶和熟茶(黑茶类发酵茶)的表现却是一个极端:

用它冲泡2-5级黑茶(包括六堡、藏茶,安化黑茶)和口粮茶,能很有效的将茶汤中的猛烈劲、粗糙、颗粒感化掉,并促进回甘、生津,可以泡出近乎特级茶的口感与香气(详见笔者的《品茶,亦品壶》文末有链接); 而冲泡生茶(生六堡茶尤为明显),却让茶质明显变薄、变淡。

与卖家沟通,才被告之:此原矿老紫泥加了适量的原矿石红,用于增加水色。宇宙万事万物都有两面性,有得必有失。或许就是这点原矿石红,导致了紫砂壶的利茶效果的偏失。很明显这原矿紫泥的柴烧紫砂壶只适合冲泡粗犷型的黑茶有优势。我们再看看此紫泥在第38窑的烧成效果:

​柴烧紫砂壶的实践探索历程(1)插图32

​柴烧紫砂壶的实践探索历程(1)插图33

​柴烧紫砂壶的实践探索历程(1)插图34

​柴烧紫砂壶的实践探索历程(1)插图35

​柴烧紫砂壶的实践探索历程(1)插图36

​柴烧紫砂壶的实践探索历程(1)插图37

​柴烧紫砂壶的实践探索历程(1)插图38

​柴烧紫砂壶的实践探索历程(1)插图39

​柴烧紫砂壶的实践探索历程(1)插图40

​柴烧紫砂壶的实践探索历程(1)插图41

​柴烧紫砂壶的实践探索历程(1)插图42​柴烧紫砂壶的实践探索历程(1)插图43

(上图8把柴烧紫砂壶为第38窑出品,泥料为40目原矿老紫泥)

第6种原矿紫泥柴烧效果尽管表现亦丰富多彩,但泥料的做作,导致了陶土的利茶效果下降和适用范围变窄。此泥料第38窑之后即被笔者淘汰了。

笔者尝试的第7种紫砂陶泥是原矿底槽青,60目,与原矿老紫泥同一卖家,是其最好的紫砂泥料。此底槽青柴烧紫砂壶于第38窑(2019年10月2日出窑)第一次亮相:

​柴烧紫砂壶的实践探索历程(1)插图44

​柴烧紫砂壶的实践探索历程(1)插图45

​柴烧紫砂壶的实践探索历程(1)插图46

​柴烧紫砂壶的实践探索历程(1)插图47

​柴烧紫砂壶的实践探索历程(1)插图48

​柴烧紫砂壶的实践探索历程(1)插图49

(从38窑开始笔者所烧制的壶,都会壶盖内手写所烧制的窑数)

​柴烧紫砂壶的实践探索历程(1)插图50

(上图这把第38窑出品的底槽青柴烧紫砂壶笔者正在使用)

刚出窑笔者看到这底槽青的烧成效果时,被惊呆了。那是紫砂泥的中最好的泥料啊。相对同是38窑、其它同样窑位的紫砂壶相比,这项底槽青的紫砂壶柴烧效果表现相当不足。宇宙万事万物都有两面性,联想到第35窑吴氏的底槽青烧成效果,表面的柴烧效果缺少变化,这或许是底槽青泥料的不足吧。

​柴烧紫砂壶的实践探索历程(1)插图51

(上图这把第38窑出品的底槽青柴烧紫砂壶笔者正在使用)

它的利茶效果呢?泡水3天后笔者就使用,此时底槽青的柴烧紫砂壶泡茶效果真是一般;与卖家沟通之后,确定是这底槽青是原汁原味、纯天然无添加的单矿料。只能继续泡水、使用观察,再过3-4天后,笔者被它惊住了:无论是泡生茶还是熟茶,香气变浓郁,能有效迅速化解茶质中的烈劲猛、粗糙感,让茶汤细腻润滑,回甘生津明显,还能保留茶汤原有的厚度、汤感。它直接把笔者工作室里的其它非底槽青的柴烧壶全部干掉了,确实惊艳!  这底槽青泥料是笔者找到的最好的紫砂泥料,也是最贵的泥料,但确实值得拥有!

茶壶最大的功能就是实用,而陶土的利茶效果就是衡量茶壶实用性的核心标准(亦可说是唯一标准)。截止2019年10月第38窑时,甘地柴窑先后实践尝试了7种泥料,最终只保留了调砂紫泥和底槽青,其它全部舍弃!这两款泥料的化学成分检测分析,本工作室也将进一步完善。采用这两款泥料的柴烧紫砂壶,茶友壶友可以就“利茶效果和性价比”随便拿去PK!

转载请注明:柴烧网 » ​柴烧紫砂壶的实践探索历程(1)

发表我的评论
取消评论
表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