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2016年11月28日作者撰写了《柴烧坭兴陶变化的基本规律》(上、中),仅从宏观角度分析了柴烧坭兴陶表面的烧成效果的变化的过程,及其变化原因,但也没有涉及到柴烧坭兴陶实用功能(利茶效果)的变化规律。本文就来探讨这一问题。
从拙作《陶壶为何具有良好的实用功能?》已阐明:真正对茶起作用的是陶器具有一个无形的、看不见的、但有作用的“能”,就是现代科学所说“能量、功能”, 也就是“利茶效果、实用功能”。
在烧窑过程中,陶坯在不断吸收薪柴在燃烧中产生的热能(主要营养成分)、烟雾(能让陶、釉产生各种色彩的变化)、木灰(灰也是土,熔融后成釉来装饰茶器),吸收越多,相互熔融越好,出窑后茶器表面柴烧效果越惊艳、越能光彩夺目;相由心生,外在的气场由内在气质决定;陶器内在凝聚的能量也就越大。我们世人也如此:一样的禀赋,能得到教育、社会资源、历练机会越多,个人能力就越强。
火侯不同,吸收的能量也不同;能量不同,茶器的利茶效果也不同,所以不同火侯的柴烧坭兴陶泡出的茶的味道就不同。不同火侯的柴烧坭兴陶的利茶效果又有什么变化规律呢?本文笔者以钦州洪七公陶泥和耀华坭兴厂陶泥来分析,火侯不同的柴烧坭兴陶变化的基本规律:
(上图钦州洪七公的陶泥,不同火侯之坭兴壶)
利茶效果是无形的,是主观的,没法用标准化语言来描述。因为身体条件各异,每个人对茶的敏感程度及感受也都不一样。所以笔者只能尽量以茶人能领会的语言来描述。先看下图图1-3,这三个不同火侯、同一厂家泥料:
(仅以钦州洪七公陶泥和耀华坭兴厂陶泥为例)
笔者通过长时间观察、与茶人共同探讨、较多不同茶叶的对比研究等三种手段,反复研究这三把壶,最终发现:柴烧坭兴陶火侯越好,对茶的改善能力就强,就越能提升茶汤的品质。
具体表现:
1、火侯越好,越能将茶叶完全、充分的逼出,茶香更为纯净、清晰、浓郁。这一点泡8年以上老黑茶(如六堡茶)就越明显。
2、火侯越好,越能有效降低茶汤中的烈劲、猛劲、颗粒感或粗糙感,口感(或称汤感)更为醇和、柔顺、滑口;
3、火侯越好,越能有效降低、分解茶汤中的苦涩味,促进回甘、回甜或生津,且持久;
4、火侯越好,越能促进茶气对人体的剌激,提高体感,如发热、发汗;(身体对茶敏感到一定的程度,很容易体会到身体的发热、发汗。)
如上图三把壶中:图1壶的利茶效果远不及图3壶,图2壶利茶效果则居于图1壶与图3壶之间。这些差异,只有通过对比才能呈现,而且还需要茶人能觉察出茶香、茶汤之微妙变化,才能品尝出来。
(柴烧坭兴陶,自钦州洪七公泥料,甘地柴窑第41窑出品)
不同火侯的柴烧坭兴陶泡出的茶的味道,我们可以通过煲鸡汤,很容易地觉察到:煲鸡汤,大火煮开后,调小火炖2个小时;通过观察炖到30分、60分、90分、120分钟这四个时点的鸡汤滋味,你就能体会不同火侯柴烧坭兴陶变化的基本规律。
当然,万物有得必有失,有利必有弊。茶器火侯越好,越细腻,其养壶变化就越难觉察得到,养壶的乐趣就会少了一点。
万物一太极,太阳系中同一自然法则。我们同样也可以窥探出不同陶泥的柴烧陶器变化的基本规律。茶人宜根据自己的程度、目的和个人喜好,选择适合自己的茶器。
转载请注明:柴烧网 » 柴烧坭兴陶变化的基本规律(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