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消息:

大观 · 柳-柴烧壶欣赏

柴烧壶 龙窑王 1432浏览 0评论
小壶饮

淡香浮

 今日无事

沏一壶茶

等你来品

大观 · 柳-柴烧壶欣赏插图
闲暇之余,最舒心的事莫过于和聊得来的人一起度过慵懒的时光。喝茶、听曲、插花,都能让人静心。入喉的茶清凉,入耳的曲高妙,入眼的花娇娆,时间静了下来,人心也踏实了。

大观 · 柳-柴烧壶欣赏插图1
||  第一款  ||

高度:6.5cm    /     壶口-壶柄:10cm

底足:4.5cm    /     容量:130ml

大观 · 柳-柴烧壶欣赏插图2
无论忙碌还是闲适,都需要一杯茶润润喉,这是古人也是现代人最普遍且易操作的解压解乏之法。

喝茶的人渐渐多了,五花八门的见解也就多了,简单的事就变得复杂起来,喝茶的初心就变了。

大观 · 柳-柴烧壶欣赏插图3
喝茶,不分雅俗,重要的是场合与心境。无论居家还是在外,会友还是会客,喝茶的心境总会受些影响,但最自在的,还是和知己友人的一起品饮。

一把小壶,几只小杯,迎着凉风,伴着月光,无论畅聊还是静默,都不会觉得嘈杂或沉寂。

大观 · 柳-柴烧壶欣赏插图4
大观 · 柳-柴烧壶欣赏插图5
大观 · 柳-柴烧壶欣赏插图6
挚友无需多,壶也无需大。

选一把小巧精致的柴烧壶,再配几只小杯,最好是要泥料一致的杯,瓷泥做坯烧出来的壶和杯,颜色相近,看着也舒服。

柴烧的壶也自带趣味,细细观察壶身的火痕和落灰,总有意想不到的惊喜。

大观 · 柳-柴烧壶欣赏插图7
小壶精巧,壶身圆润,釉面晶润,冲泡时容易把拿且省力,适合初学者使用,无论是小孩还是大人,都能在泡茶的过程中体验到冲泡的乐趣。同时,小壶也是女子的钟爱之物,是闺人密友情感交流的依托。

大观 · 柳-柴烧壶欣赏插图8
||  第二款  ||

高度:6.7cm   /   壶口-壶柄:10.5cm

底足:4cm    /     容量:122ml

大观 · 柳-柴烧壶欣赏插图9
大观 · 柳-柴烧壶欣赏插图10
小壶泡饮,以岩茶和单丛为最佳。

这两种茶无论小袋装还是散装,每次冲泡的量都很好把握,若是用小壶泡团状龙珠茶,泡开的茶量很大,控制不好速度,茶的味道就会有些涩。

大观 · 柳-柴烧壶欣赏插图11
大观 · 柳-柴烧壶欣赏插图12
用小壶泡茶,刚开泡时,注水要快,出汤要快。小壶的空间小,聚热快,茶叶不宜久闷,否则泡出的茶就很容易有涩味。到后期茶水清淡时,就可以多泡一会儿,让茶叶最后的甘甜味挥发出来。

大观 · 柳-柴烧壶欣赏插图13
大观 · 柳-柴烧壶欣赏插图14
话古聊今添趣,听曲插花添雅。小壶小饮,但与密友佳人共饮一壶清茶,也能尽兴。百无聊赖一壶茶,苦涩甘甜自有味。

大观 · 柳-柴烧壶欣赏插图15
大观 · 柳-柴烧壶欣赏插图16
大观 · 柳-柴烧壶欣赏插图17

酌酒敬天,吃素敬人。一杯清茶,最值得看重的并非茶叶的浮沉,而是喝茶者的内心(文震亨《长物志》)。人生必定要经历坎坷沉浮,若能以静心品茶之心态迎万难千险,所有苦难便不那么苦乐。

大观 · 柳-柴烧壶欣赏插图18
“不羡黄金垒,不羡白玉杯;不羡朝入省,不羡暮入台;千羡万羡西江水,曾向竟陵城下来。”(陆羽)在爱茶人的眼里,一壶好茶能抵黄金白玉、高官荣华,茶中的雅致清趣,也只有爱茶人能懂。

转载请注明:柴烧网 » 大观 · 柳-柴烧壶欣赏

发表我的评论
取消评论
表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