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消息:

紫砂龙窑柴烧(前墅龙窑)

柴烧工艺 龙窑王 1491浏览 0评论

早期的紫砂壶也是柴烧烧成为什么没有落灰呢?以前的柴烧是将茶壶放置在耐火材料制成的容器中烧制,这种容器即称匣钵,匣钵还具有一定的导热性和热稳定性,可保证茶壶质量。

紫砂龙窑柴烧(前墅龙窑)插图

装窑的时候匣钵之间的缝隙要以潮砂糊好封闭,否则柴火入侵会使制品“惹火”变色成为次品,所以传统的龙窑柴烧是不能有落灰的,但凡有一点都属于瑕疵品。

紫砂龙窑柴烧(前墅龙窑)插图1

现在丁蜀镇前墅村还保留着一座龙窑,该窑建于明代,目前仍在正常烧造,故人们称之为“ 活龙窑”。

紫砂龙窑柴烧(前墅龙窑)插图2

紫砂龙窑柴烧(前墅龙窑)插图3

龙窑分窑头、窑身、窑尾三部分, 建造龙窑只需选择适宜火道通畅的山坡斜度,从山脚至山腰间挖一条长坑。

紫砂龙窑柴烧(前墅龙窑)插图4

窑身两旁设有2~5个窑门和多节窑眼。窑门作装进泥坯搬出成品用,窑眼作逐节上烧时投放燃料和观测窑温使用。

紫砂龙窑柴烧(前墅龙窑)插图5

龙窑其实是一座倾斜的弯状隧道窑。烧成时坯件位置固定,火焰不断移动,和现代的隧道窑恰好相反。因龙窑有高度差,阻力小,具有自然抽风力,烧窑时火焰由下往上,可以起到窑内逐渐去湿预热的作用,使热能得到充分利用,也完全符合陶瓷烧成升温曲线。前墅龙窑的窑内温度可以达到1230度,匣钵内烧成温度大概是1180度,和常规电窑、推板窑温度差不多,烧不了高温。由于窑内空间很大,烧成时火焰分层现象比较严重,因此窑内各部位温差较大,经常会出现过火或欠火等现象,烧制成品率在七成左右。龙窑烧成一般从晚上开始,在窑炉口预烧,以去除窑内、坯件湿度并起到预热作用。天明后封闭窑炉口,并开启第一对窑眼不停燃烧。目测第一对窑眼火温足够时,即可封闭窑眼,同时换上一对窑眼继续燃烧。如此逐节上烧,一般烧到第二天中午即可完成。

紫砂龙窑柴烧(前墅龙窑)插图6

龙窑烧制紫砂器经历了一个漫长的过程,直到二十世纪五十年代末期,随着倒焰窑的诞生才逐渐被取代。

紫砂龙窑柴烧(前墅龙窑)插图7

紫砂龙窑柴烧(前墅龙窑)插图8

前墅龙窑以前属于村集体资产,现已被国家租用,很少开窑烧壶,去年烧了4窑,今年到7月份为止还没开过窑,但如果闲置时间过长龙窑容易坍塌损坏,所以在一些重要的时间或者场合下还会开窑烧壶的,只是频次会非常少。

紫砂龙窑柴烧(前墅龙窑)插图9

另外前墅龙窑以前主要是烧制缸、罐等生活陶瓷的,并非专门烧壶的龙窑。不过现在成了宜兴仅存的活龙窑,自然也开始烧壶了,但是只有4/1的长度也就是第二节适合烧壶,并不是整窑都在烧制紫砂壶。

紫砂龙窑柴烧(前墅龙窑)插图10

转载请注明:柴烧网 » 紫砂龙窑柴烧(前墅龙窑)

发表我的评论
取消评论
表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