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消息:

初见|柴烧

柴烧百科 龙窑王 653浏览 0评论

梅子是陶茶通红大悦城门店茶艺师,娉婷婉约的风姿,娇艳俏丽的容貌,得体的举止,优雅大方。除了人长得漂亮也是一位非常有文采的茶艺师,今天的这篇文章就是梅子进入通红家以后与柴烧陶结缘的分享~

初见|柴烧插图

初见|柴烧插图1

初见|柴烧插图1

初识于夏,听喜茶又懂器的小姐姐分享了对柴烧陶的钟爱,以及如何能让茶表现得更佳,平时用瓷器较多的我内心一直想的是:这看起来普通到不行的陶,真有那么有趣?事实证明,不光如此。幸遇得开窑日,让我更深入的对柴烧陶多了些了解。才知,那是人与土、窑与柴、火与自然等共鸣的大地交响曲,浴火重生后所得产物。也明了了,不是所有入窑前的所有预想都能得到实现,收到的更多的是惊喜,当然了,也有缺憾发生。

初见|柴烧插图2

初见|柴烧插图3

当木柴灰在1300℃高温下燃尽溶融时,自由落体便落在杯上,形成了自然落灰釉,一件柴烧物便在烈焰下最终完成落幕。所得器物天然去雕饰,敦厚温润,令持有者欣喜不已。它的平和、自然,在茶席上能很好的烘托出宁静平和地雅致的氛围,同时色彩通常也很低调耐看,不会抢去主体物的风头。但它又是那么的独一无二,无可替代。想想烧制时长:四天三夜,才能出成品,多难得。需要添加多少柴薪,烧窑师傅得日夜守窑添火,用心程度不得而知。那火舌的流窜,火痕留下的痕迹,柴灰落下得到的绝美釉色,都在说着一切来之不易。沉淀下来的,都是经典。

初见|柴烧插图4

初见|柴烧插图1

初见|柴烧插图1

身边多了几位对柴烧陶可谓是资深玩家的长者,也为我这小白分享了不少寻得美器的心得,那毒辣眼准我始终膜拜!由此可见,这条路我才开始,一切都还远着呢。喜过紫砂紫陶,可当遇到了柴烧,一切都变了。钟意于一口好茶在柴烧杯里保持得温润醇厚,亦可在手心里当成把件,不亦乐乎。

初见|柴烧插图5

初见|柴烧插图6

初见|柴烧插图5

初见|柴烧插图3

随着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现代人大多追求精致、无暇、完美。只是人在草木间,打动我们的始终是朴素的精神和面对缺憾时抱以宽容的心胸。柴烧返璞归真至简至美的风格,在泥土和柴火间与自然对话,是柴烧之美,也是生命之美。论柴烧,那也是千年传承的文化技术,不是短时间内即可知悉精髓的,因为喜欢,大可慢慢的感受与体验。

初见|柴烧插图7

初见|柴烧插图8

初见|柴烧插图9

在万物间茶席上追求一种自然朴实,寻找内心的那份安宁与静谧,当遇到了柴烧,一切才开始。路漫漫其修远兮!感恩所有美好的遇见!

初见|柴烧插图10

转载请注明:柴烧网 » 初见|柴烧

发表我的评论
取消评论
表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