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消息:

“柴烧”=“贵”?贵得有价值!

柴烧百科 龙窑王 7247浏览 0评论

“柴烧”=“贵”?贵得有价值!插图

一提柴烧,大多数的人第一反应是很贵。却不知道柴烧价格为何贵?柴烧的价格差距为何又那么大?是什么影响柴烧的价格与价值?

“柴烧”=“贵”?贵得有价值!插图1

台湾柴烧之:好的泥料

泥土是陶之根本,这是非常有价值又经常因处观而被壶友们忽略的一点。好的泥料一定是天然健康的,对身体无害,对茶汤有益的。

起初台湾柴烧所选泥料一般来自日本瓷土或者台湾本地的高岭土、瓷土等,由于矿物质较为单一,化学反应后色彩变化也较为单一。沿用至今,当代陶艺家在原有基础上对泥料配方进行了调整,如添加深海岩石等,烧成的陶制品颜色丰富,色彩鲜明,肌理层次感强。

“柴烧”=“贵”?贵得有价值!插图2

泥料的优劣确是有相对的标准的。好的泥料不仅在烧成时好控制,更重要的是触感和发色都非常舒服。

好的泥料烧成的器物一来可以拥有带有独特质感的表面,二来由于含铁,与火接触的过程中气氛的微妙变化会引发器体表面会呈现更加多样的色彩。

“柴烧”=“贵”?贵得有价值!插图3

台湾柴烧之:古老的烧法

柴烧是渊于中国的一种古老的烧瓷方法,已有数千年的历史,是非常传统甚至古老的。柴烧作品的成败取决于土、火、柴、窑与烧窑人之间的协调关系,一般要烧窑三至五天,期间需要不眠不休轮班投柴,每窑要烧掉4~6吨木柴,人力物力投入都很高,而出窑成品率只有30%~60%。

台湾柴烧技法所追求的是木灰烬与土的自然结合:使木材燃烧所产生的灰烬和火焰直接窜入窑内,与一般的漂亮釉水不同,窑内的落灰自然依附在坯体之上,在高温烤制下形成温泽光润、层次丰富的自然灰釉;熔化或未熔化的木灰,在其表面形成平滑或粗糙的质感,及各种颜色的变化,留下了火曾驻足过的痕迹,自然而无粉饰之气,不会重复且很难预期它烧窑的成果,不是人工可控的,是柴窑烧制过程中独有的现象。

“柴烧”=“贵”?贵得有价值!插图4

台湾柴烧之:非大师,不柴烧

行业里流行一句老话“非大师,不柴烧”,从侧面反映出陶瓷艺人对于柴烧技艺的敬畏。目前中国大陆乃至台湾地区能烧出柴烧精品的人屈指可数。种种客观因素决定了柴烧陶艺与生俱来的难度。

柴烧作品成败取决于陶艺家对火的把控,可以说,没有几年以上经验的作家是烧不出优秀作品的。

“柴烧”=“贵”?贵得有价值!插图5

台湾柴烧之:独一无二 古拙耐看

柴烧的陶艺作品与汽窑、电窑的差别在于灰烬和火焰直接蹿入窑内,产生落灰经高温融熔成自然的灰釉,其色泽温暖,层次丰富,质地粗犷有力。每件柴烧器皿皆有独特的落灰、火痕、釉色、肌理效果。落灰和火痕都是可遇不可求的。烧窑过程中,柴火直接在陶坯上留下自然的火痕,使得作品色泽温润且变化多端。当温度高达1200摄氏度以上时,木灰熔融,与陶壤中的氧化铁发生化学反应,形成自然的落灰釉,呈现出斑斓的色彩。挑选柴烧地乐趣恐怕正在于此,唯有练就了一双慧眼,可以想象出一件器物摆放在自己家中的样子,才能真正体会到它令人惊叹的美。

“柴烧”=“贵”?贵得有价值!插图6

因此,烧制成功的每一件柴烧器具都是造就了一个难能可贵的“奇迹”。

转载请注明:柴烧网 » “柴烧”=“贵”?贵得有价值!

发表我的评论
取消评论
表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