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宠辱不惊,看庭前花开花落,去留无意,望天上云卷云舒”用现在时髦的词来形容就是,很佛系。其实,这种佛系生活大部分源于柴烧。
柴烧,一种源于自然发现与绵长的生活企望,历经数千年的不断互动,所衍生出极具价值的生活、人文、工艺美学。
柴烧千年至今一直都在进行着,只是当下谈及柴烧,有着不同于过往的审视角度及操作细节;几千年的陶瓷演化,重新咀嚼较贴近自然之柴烧时,对原有的陶瓷文化感受,有了不一样的触觉,似乎找到了自然绮韵和人文美学拼图的遗缺。
柴烧,一种本真的生活
我觉得柴烧并不是只有装饰性和艺术性,它更多地是和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的。柴烧器物的生活化是它最大的亮点,可以欣赏也可以使用,不是单纯那种纯艺术的存在,是返璞归真的精神追求,是回归生活的最好艺术。
“雨过天青云破处,墨落幽芳凝古香。松香有意缠作釉,唤醒人间四月天。”如同世界上没有两片相同的树叶,也不存在一模一样的柴烧。它拥有独立的品格,独特的纹样,又散发出一种质朴、浑厚、古拙的美感。而创作者也试图通过它,传达出真、善、美,与对生活的诚意。柴烧陶艺家为它着迷而投入毕生精力去潜心创作,更有新生代柴烧人对于古法柴烧的再造再生……自然的泥土,火舌的热舞,落灰的烙印,手和心的共鸣。
柴烧,茶器的浴火焚身,每一次邂逅,都是一件孤品,重剑无锋,厚重且质朴;大巧不工,随性又精致。看似呆板,却是随心手作,不会有一缕冷热相同的火焰,没有一盏手拉坯杯型一致,哪怕是近乎相似,且赏物唯心。以物塑魂,形粗神朴,回归自然,重塑人与火、土、灰的融合,陶艺有着与生俱来的质朴、深厚、古拙感,仿佛诉说着时间的故事。
一个疫情下,全球人类的大浩劫、是大地的反扑、或对人类贪婪的惩罚……在浩劫的肆虐下,劫后余生你会做什么?
一朵盛开的莲花、在这世界一片混乱迷茫之际、它出现在眼前、仿佛静静的诉说、人们的痛苦是从外在环境去寻找痛苦之因、然而执著本身就是苦因、莲花开了、让心中的莲花次第开放……如果劫后有余生。
“偶然拾得不完全美的朴拙”,实则柴烧的未知世界,却让人们足够穷其一生去追逐,并念想这种不可预知的美感所带来的惊喜,正如我们不知道在生命的哪一个转角会遇到此生挚爱。手作一盏清禅,用心品鉴它的故事。在我看来,柴烧最大的乐趣在于,一切都无法预测,色泽千变万化,自有独特的纹理,犹如一个婆娑的世界浓缩在一个个杯器中。
转载请注明:柴烧网 » 柴烧 | 自然生长的美,寓意纯粹的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