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消息:

柴烧 | 茶与柴烧相遇了

各地柴烧 龙窑王 985浏览 0评论

“千载奇逢,无如好书良友;一生清福,只在碗炉茗烟。”中国人对于茶的情结实在是可以追溯至千年以前,比如“寒夜客来茶当酒”,“石鼎火红诗咏后,竹炉汤沸客来时”这样的意境,于今人,实在已经是可遇而不可求。

柴烧 | 茶与柴烧相遇了插图

茶,中国最早发现和利用的国家。顾炎武曾道:“自秦人取蜀而后,始有茗饮之事”,说明中国人在秦统一巴蜀以后就有饮茶的习惯。陆羽的《茶经》也记录了唐代人们煮茶的技艺、制茶工具和方法等等,非常清晰地反映了唐代大兴茶道的情况。

柴烧 | 茶与柴烧相遇了插图1

柴烧 | 茶与柴烧相遇了插图2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茶具就是茶道这件“事”的“器”,是茶道文化最关键的媒介。器为茶之父,对茶道而言,茶具不仅仅是一种盛放茶汤的容器,更是人们在享受茶道时把玩的器物,是物质和精神的双重享受。每个时代的喝茶习俗不同,茶具呈现的特点也不相同。

因此茶与柴烧相遇了。

柴烧 | 茶与柴烧相遇了插图3

一股清冽的普洱茶汤,从注入柴烧杯中的那刻起,它的命运随即改变。入口的微涩被软化,茶汤细腻柔和竟如触摸凝脂,心中躁动旋即被荡涤干净,顿觉清爽。柴烧与茶相遇,我们注定倾心。

柴烧 | 茶与柴烧相遇了插图4

柴烧 | 茶与柴烧相遇了插图5

茶器在茶的品饮艺术过程中不可缺少,被誉为茶之父,其对衬托茶汤、保持茶香和提高茶韵等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柴烧制品以其原始粗犷的风格、和神奇的利茶效果,在茶器中也占有一席之地。

柴烧 | 茶与柴烧相遇了插图6

柴烧 | 茶与柴烧相遇了插图7

柴烧茶器具有极高的柔水和软水效果,这种效果能进一步提升茶汤的口感和质量。而之所以出现这种效果,是因为柴烧茶器烧制过程中没有任何人工或化学成分,其材质的毛细孔结构,与活性炭类似,能吸附水中的一些物质,达到软化水的功效;在泡茶时,能有效的提高汤感的柔顺度,提高茶汤的鲜爽度和回甜速度,对刺激性较大的普洱新生茶,还能降低苦涩度从而提高生津感。

柴烧 | 茶与柴烧相遇了插图8

柴烧 | 茶与柴烧相遇了插图9

柴烧是上天赐给爱茶人的一件礼物,这质朴天成的茶器,有着越品越迷人的魅力,柴烧与普洱茶的结合,完美的诠释了超凡的生活气质。一器一濡沫,我们感叹柴烧与茶在一朝一夕间的相濡以沫,一份知足,一份快乐。

柴烧 | 茶与柴烧相遇了插图10

很多时候,我们喝的不是茶,而是有着深厚底蕴的东方文化。这是一种有着鲜活生命力的、与时俱进的文化:她高雅,可登堂入室阳春白雪;亦通俗,走入寻常百姓家也自在。

转载请注明:柴烧网 » 柴烧 | 茶与柴烧相遇了

发表我的评论
取消评论
表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