取大地润土,撷山中清泉,蓄香木能量,炼淬火重生,演凡尘落金。
柴烧何其难!不上釉,却要烧出美丽的色彩,那是一种纯然的『禅意』。
柴烧是一种人生态度,只有经过沧桑岁月的几度历练,才能将一切世俗的东西洗刷掉,回归最初的恬淡与不羁,也更深刻地懂得了人生的真谛:不在安稳中沉沦,而在历练中升华。她不仅是燃烧薪柴,更是人与窑的对话、火与土的共舞,运用最原始自然的方式结合而成的美丽作品。
如果要追溯人类文明的本源,大概“土”是最不能绕过的了,古埃及人用泥板记录文献,古希腊人借泥土释放对艺术的想象,古巴比伦人把泥土视为文明的象征纪念祖先,而中国人则把“土”与“火”熔在一起创造了陶。
在旧石器时代的晚期,随着农耕业的发展,物资偶有短期盈余,于是便催生了器皿的产生,现在出土早期的陶器多为储物之用,过渡到农耕时期及之后才逐渐被赋予祭祀、斗茶、摆件的功能。
除此之外,最应该提的应该是女娲了,她应该是最能诠释“土”为人类文明本源说的了,因为人都是抟土而成,直到实在忙不过来,才在土中加了结绳,于是便有了“故富贵者,黄土人;贫贱者,引縆人也。”之分。
看来,造人与造物,都与这土密不可分。“黄天在上,厚土在下,”凡人居中,便成为这“天地”之间的纽带。人法地,地法天,于是这人与土便自然的发生了关系,二者均为自然造物,却也合作了一把,造了这世间的陶。
“土”没有意识,灵魂却有意识,任何造物都是“意”在先,陶亦然。
柴烧,是需要静下心来去细细品味的美,不造做、不张扬、看似低调,却让人回味无穷的韵味深藏在每件柴烧作品中。当以最纯粹的方式去表现“土”与“火”交互形成的自然之美时,即可见到火焰所留下的鲜明烙印:火攻的纹路、层层堆栈的丰富色彩,有的柔美恬静,有的刚毅朴实,有的如梦似幻……多变的柴烧效果总能让人感受到活跃的生命力与能量,让人心神向往并充满想象,就如繁星点点、旭日高升、银河流泄……每一次的相遇,便是一次我们与自然的交流。
柴烧茶具是一种非常古朴、浑厚、古拙的茶具,给人一种回归自然、重回本源的自然美,相对较为质朴耐看。时光流转,茶水滋养,柴烧器物愈发温润厚重,得半日之闲,抵十年尘梦。此刻,愿岁月静好,细细品尝柴烧带来的妙有茶味。
转载请注明:柴烧网 » 柴烧 | 取大地润土,煅古朴天成之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