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走到最极致,就是返回最朴实的样子。
柴烧,源远流长的烧制技艺,是古人造美的大智慧。入柴、守火、等待、成器,每个过程都要匠人用心把关。
柴烧之美,美于异,灰烬与火痕的交织;美于难,窑火难控,匠人素手,造一壶自然天成。
欣赏柴烧作品的美就像结交朋友,了解的过程是需要循序渐进的。无论是行家里手还是普通爱好者都无一不被它的美丽折服,这种美是瞬间发现的惊喜,就像夜空中突然划过的流星。人们常说:“影响的变量越多,人为的控制力就越弱”。柴烧是真正投入生命与智慧于一体的,它需要每一位匠人足够的积累与耐心,才能成就今世的辉煌。好的柴烧作品既有自然妙法,也有匠人精微的心念、经年累月的准确经验以及极致的艺术追求,是意外和可控性的结合,是人为,亦是天成,天人合作,妙在其中。
当柴烧进入到我们的生活时,用柴烧布置出一个让自己满心欢喜的茶席,享受一份愉悦的心情与自在的状态。柴烧往往给人平和、自然、朴素的感觉,这种感觉有一种天生的吸引力,在平凡的生活中有着独特格调。人生苦短,除去社会、工作、生活的繁杂琐碎,静下来用喜爱的柴烧壶泡一壶喜爱的茶,好茶配好器,是多么岁月静好的事!
我们在欣赏柴烧时,不仅仅是欣赏柴烧壶器本身的存在,像火痕怎么样?落灰美不美?器型、气韵怎么样?当然一把好的柴烧一定是偶然间的协调,器型、气韵搭配美。柴烧壶的世界存在无限转换与变化,每一个柴烧都可以说是独一无二,但在达到独一无二的同时,应该呈现更多富有美感的、有艺术特色的效果及装饰才是一个好的柴烧。这个柴烧一定是经得起审美的!
审美不像工艺技术,能够直观的体现,审美包含每个人的知识文化内涵的深度和广度(就像有些人觉得柴烧不就是泥巴吗?跟每个人的认知有关),这也是我们玩器的真正意义所在,在这里即以柴烧作为载体,它包含了材质的万千变化,又承载和贯穿着历史发展的面貌,陶瓷审美代表着中国文化,又体现着时代特征,值得我们去深刻探索和了解。
手艺人、烧窑人在传承有序中创新做出时代感的器物才是正确的方向,而一个懂得审美的人,也不止是生存,而是在生活中学会去欣赏音乐和诗歌,去学习自己喜欢的乐器,去绘画,去爱美好的器物,这些事情跟美有关而跟利益无关,而正是这些在有些人眼里“无用”的事情,才是我们灵魂的构成部分,才是我们作为一个独一无二的个体。
在芸芸众生中的独特之处,有善于发现美好事物的眼睛,欣赏柴烧之美。
转载请注明:柴烧网 » 欣赏柴烧之美,感受艺术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