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消息:

柴烧之随兴美:天赐火痕,落灰成釉

各地柴烧 龙窑王 2474浏览 0评论

柴烧之随兴美:天赐火痕,落灰成釉插图

天赐火痕,落灰成釉。
草木有言,以火淬炼。
特立独行,绝不从众,
土火柴窑灰,共向此中生。

很多人看到我们的台湾柴烧,就会很好奇,怎么有那么厚的天然灰釉和火痕?是上釉的吗?壶上的金属感和火痕等肌理是如何出来的?今天跟大家介绍一下壶上的灰釉火痕。

柴烧之随兴美:天赐火痕,落灰成釉插图1

柴烧之随兴美:天赐火痕,落灰成釉插图2

时代进步,传统的柴窑烧陶已经被视为落伍、费时、费力的烧陶方式,然而因柴火直接在体坏上留下自然的「火痕」,使得作品色泽温润且变化多端,且木柴燃烧后的灰烬,落在作品上产生「自然落灰釉」在受火痕与背火面所产生的阴阳变化,也是电窑、瓦斯窑所不及的。

行业里流行一句话叫“非大师,不柴烧”,从侧面反映出陶瓷艺人对于柴烧技艺的敬畏。目前中国能烧出柴烧精品的人屈指可数,种种客观因素决定了柴烧陶艺与生俱来的难度。

柴烧之随兴美:天赐火痕,落灰成釉插图3

柴烧之随兴美:天赐火痕,落灰成釉插图4

落灰经高温溶融,形成自然的落灰釉乍看不甚起眼,但越看越耐看这就是柴烧作品的迷人之处。 柴窑烧陶时,完全燃烧的灰烬极轻,随着热气流飘散。当温度高达1200℃以上时(依柴种类而有所不同)木灰开始溶融,木灰中的铁与陶坏上中的铁,则使形成的釉呈现不同的色彩变化这种方式形成的釉被称为『自然落灰釉』。

柴烧之随兴美:天赐火痕,落灰成釉插图5

柴烧之随兴美:天赐火痕,落灰成釉插图6

因为陶坯不需施釉,木灰自然的飘落,故每一件陶坯都会有厚薄不均的釉面,或是留下火焰熏烧的痕迹,或者沾染厚 厚的、粗糙的、似熔未熔的灰釉……粗犷的质感、朴拙的色彩。正是因为很难人为控制自然落灰釉,所以自然而然,浑然天成,才使得每一炉作品,多了一些等待,多了一丝期盼,多了一份惊喜。

柴烧之随兴美:天赐火痕,落灰成釉插图7

柴烧之随兴美:天赐火痕,落灰成釉插图8

烧窑的时闲往往需要两三天以上,且温度需达到1260度以上,否则落灰效果差。薪柴的消耗量大( 一立方米约需二、三吨柴,视烧窑时间不同而有所差异),投柴加火也需极大的体力与耐力,这些都是造成柴烧作品成本较高的原因。 因为陶坏不需施釉,木灰自然的飘落,故每一件陶坏都会有厚薄不均的釉面,或是留下火焰熏烧的痕迹,或者沾染厚厚的、粗糙的、似熔未熔的灰釉等等粗犷的质感、朴拙的色彩。

柴烧之随兴美:天赐火痕,落灰成釉插图9

柴烧之随兴美:天赐火痕,落灰成釉插图10

由于柴烧控制困难,人力、物力成本又高,所以对陶艺创作者来说无疑是项挑战,但柴烧作品浑厚内练的质感「火痕」与「灰釉」每每在作品上产生意想不到的效果,是柴烧的难得可贵和令入着迷的地。

转载请注明:柴烧网 » 柴烧之随兴美:天赐火痕,落灰成釉

发表我的评论
取消评论
表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