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现代都市快节奏的生活方式压得人们喘不过气的时候,人们开始探寻一种古老的生活方式,回归到自然、质朴的生活状态,而柴烧恰恰是一种回归心灵的艺术。柴烧是一种古法陶瓷烧成技术,从古至今一直没用了几千年,直到21世纪烧成方式的改变,柴烧才渐渐退出历史舞台。随着现代的审美方式发生转变以及在新的艺术思潮的冲击下,柴烧已经不是单一的烧成工艺,经过去芜存菁的透彻洗礼,现代柴烧重新定义了人们的美学神经。
柴烧源于中国,流于四方,保全于日本,延续于台湾。日本的柴烧表现是哲学思想和生活文化结合的一种美学形式,而台湾的陶艺家表現的是质感或配合造型等个人创作的意念。
柴烧,指利用薪柴为燃料烧成的陶瓷制品,她不仅是燃烧薪柴,更是人与窑的对话、火与土的共舞,运用最原始自然的方式结合而成的美丽作品。
柴烧是一种古老的技艺,烧窑难度相当高。木材是烧窑最主要的燃料,烧制陶器时罩住瓷胎,将木灰与火隔离开,避免与之直接接触,使产品的釉色面貌保持一致,在釉面上落了灰或在胎体上走了火的痕迹,柴烧作品的成败取决於土、火、柴、窑之间的关系柴烧追求木灰烬与土的自然结合,不拘泥于形式美,自然而无粉饰之气。火、土、灰三者融合,一种质朴、浑厚、古拙的美油然而生。将淳朴之美附着于万物之间,在不形而型的柴烧器中,方可触及灵魂。而这,也正是柴烧陶艺家们为它痴迷并投入身心去努力追求的原因之一。人们喜欢柴烧的另一个原因即是它在烧制的时候陶瓷素胚会随着火焰浓烈程度的不均呈现较多偶然性的特征而这些偶然,这些意外的发生在每一次出窑的时候,都充满了未知正是这些未知,造就了柴烧气象万千的美如今,随着科技的发展柴窑这种烧制陶瓷的方法已经越来越少见因为在柴烧一窑陶瓷时有时需要在窑口连续烧上几天又脏又累、苦不堪言但也有一些匠人,仍然坚守这种烧制方法甚至还会自己动手打造一个柴烧窑
柴烧之美,无饰而饰,不型而型。
柴烧: 回归自然,火、土、灰三者融合,一种质朴、浑厚、古拙的美油然而生。
器: 柴烧追求木灰烬与土的自然结合,不拘泥于形式美,自然而无粉饰之气。
真: 将淳朴之美附着于万物之间,在不形而型的柴烧器中,方可触及灵魂。
柴烧作品,创作者的执着精神甚于技巧的琢磨,因为技巧早已被溶解在人与土、窑与柴、火与自然的共鸣之中,浴火重生,件件器物都是无心之美,自然之心。
在固执于我,自寻烦恼的当今,佛曰“我空”,只有忘我之境方为净土。器物中的无我,才能复活于净土称之为清魂。
转载请注明:柴烧网 » 柴烧之美,无饰而饰,不型而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