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消息:

柴烧天人合一,回归自然

各地柴烧 龙窑王 1340浏览 0评论

古人在造物时最为关注的是人、物、自然三者之间的和谐,即人自身的和谐、人与物之间的和谐、进而上升到物与天地之间的和谐,而柴烧将是这一观点充分的体现。因此反映了古人尊重自然、顺应自然的“天人合一”思想。

柴烧天人合一,回归自然插图

“天人合一”的哲学思想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命脉,它就像一条静静流淌的潜流影响着炎黄子孙的思维模式,也因此孕育出具有民族魅力的灿烂文化。重“和”、尚“和”、求“和”几乎贯穿一切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造物理念,其中柴窑的建造也 具体地反映了中华民族崇“和”的意识。

柴烧天人合一,回归自然插图1

杜甫有诗云: “乾坤万里眼,时序百年心”,柴烧在柴窑中凝固的空间具有时间的维度,因为它能让现代陶艺家从回归自然的心境中对它进行解读并将它视作自己创作的一部分。

柴烧天人合一,回归自然插图2

通常陶艺师们挽起袖子触摸到泥土,潜藏在内心深处的亲切感油然而生;亲切的泥土在灵巧的手中逐渐成型,开始赞叹造物的神奇;凝视着窑中熊熊燃烧的柴火,心灵将受到震撼;当捧着带有余温的陶瓷从窑中走出的那一刻,内心得到的已是超越了一切的愉悦,尽管它们并不一定尽善尽美,但充盈着生命的张力,心中定会发出“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的感慨。到了这个时候,我想陶艺家已经找到了答案:柴烧的目的在于为自己建立一个精神家园,心灵的归宿成为了创作的终点。

柴烧天人合一,回归自然插图3

作为欣赏柴烧的我们来说,浑厚内敛、火痕与流釉是柴烧最迷人之处、更想一窥究竟、进入引人入胜之地、柴烧土胚经柴窑四天至七天的火柴交汇、烧出了、火痕、自然落灰釉、充满碳素结晶的胚体。如台湾陶艺家张向泊老师的柴烧作品——有着山林归来,道法自然,古拙质朴之美。

柴烧天人合一,回归自然插图4

柴烧的自然古拙质朴之美,犹如蔚蓝的海洋、浩瀚的沙漠、和煦的阳光、朦胧的月色、四季交替……,这些自然的场景能让人产生愉悦的心境。因此,当人们在接触到与自然本身类学标准的影响,以安静、简单、朴素、实用为美。柴烧也具有禅的核心,保持事物本来的面貌和状态,而不是人为地破坏事物固有现代柴烧陶艺作品所展现的类似于沙粒、岩石.枯枝、古的属性。这也是现代柴烧的精神所在,并且这种精神贯穿于整个木的肌理效果,以及犹如滚滚海浪、茫茫宇宙、点点星辰的窑变创作过程。效果,好似某种自然景象的再现或延伸,让人感到亲切和愉悦。

柴烧天人合一,回归自然插图5

现代柴烧陶艺用自然界最古老而又普遍的的土、火、木作这种偶然获得的自然落灰、火烧痕迹和未经施釉的泥土。虽然没为创作的基本元素,以最原始的方式挖掘陶瓷的艺术语言,表达有光鲜的外表,甚至粗糙不已,却散发着浓浓的自然气息,展现创作者对崇尚自然的虔诚之心。虽然它在表现形式上给人以稚拙了泥土最本原的自然性格,给人一种特殊的亲近感的感觉,但实质彰显的却是一种朴素、简淡、纯真的自然天成,现代柴烧作品是自然要素木、火、土的一次完美结合与蜕是工巧所无法企及的清新自然之美,同时也体现柴烧者的智慧、变,与中国官窑瓷器的精致、完美相比,它的质朴无华与自然天思想与情感。

柴烧天人合一,回归自然插图6

它的”拙”已经脱离了其”拙劣”、”笨拙”的本饰折射出一种柔和、温暖的情调。一件小小的柴烧器具却蕴藏了义,而上升到一种艺术美的高度,完美诠释了老子所提出的”大大自然博大的气息,体现了自然的和谐之美,流露出自然的淳朴巧若拙”的美学思想,达到”无为而无不为”的艺术境界。韵味,同时也让人对大自然的力量产生敬仰和崇拜,感恩大自然现代柴烧作品的原始质朴、毫不矫揉造作的美感,瞬间拉所赐予的美好与神奇。

柴烧天人合一,回归自然插图7

柴烧增添了人们淡泊、清远的生活情趣和自然惬意,并不断改进烧窑方式以减少对生态环境的破坏与污染的闲适之情。目前,人们已经清楚地认识到自然环境的可贵和重要性,特别是生活在钢筋水泥森林里的现代人。在享受高科技所带来的便捷、高效的同时,内心却渴望着自然的回归,崇尚朴素自然已成为了一种新的时尚和审美倾向。

转载请注明:柴烧网 » 柴烧天人合一,回归自然

发表我的评论
取消评论
表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