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是很多人问、柴烧到底好不好、粗陶好不好,而好与不好、不用你怎么知道、就如同你不通过黑夜、怎样也到达不了黎明、正如品味需要透过知识的累积、从外顕转化内隐、知识需要感受力好奇心⋯⋯从好奇心、感受力果断的一步一步前往艺术的殿堂。让我们从各方面去了解柴烧。
柴烧正确打开方式!
柴烧陶瓷的历史非常悠久。从人类运用火,烧制泥土器物就开始了,那时候可没什么可以设置温度的烧制机器。我国已发现距今约10000年新石器时代早期的残陶片,河北保定市徐水区南庄头遗址发现的陶器碎片经鉴定为距今10800—9700年的遗物。
中国的瓷器出现是在东汉时期(公元23-220年)。首先是在南方地区的浙江省开始出现,浙江绍兴上虞县上浦小仙坛发现了东汉晚期瓷窑址和青瓷,瓷片质地细腻,釉面有光泽。
唐代,日本学习了中国汉唐以前的“陶土(不加钵,草木落灰釉)柴烧”技艺,一直发展到今天。
柴烧到底好在哪?
对柴烧的追捧,还得从我们的邻国日本说起。现代柴烧并不仅仅像字面上看到的只是“用柴烧制”这么简单。这个概念源于日本的寂侘美学,烧成的器具多用于茶酒具或是室内陈设。因为柴烧出的作品往往平和、自然,可以很好地烘托出宁静平和地雅致氛围,同时色彩通常也很低调耐看,不会抢去主体物的风头,所以已经在日式生活中流行了很长的时间。可以说,柴烧已然成为日本陶瓷的一大风格。例如极负盛名的信乐烧、志野烧等都是柴烧的门类。近几十年,这种审美趣味逐渐经过台湾传入大陆,正好契合了大家近日渐浓厚的,对于专属定制、品质生活和回归自然的追求,于是便风靡一时。
茶具到底有什么特点?
提升口感:软化水质效果好
从实用角度来说,柴烧茶具最大的优点就是有着良好的柔水和软水作用,这一优点对于提高喝茶时的口感有着明显的效果。
关于这一说法,可能有些朋友会感觉很神奇、也有些朋友会将信将疑,所以亲身体验是最好的方式:随便到一家柴烧茶具专卖店,让店家泡一壶茶,然后倒入一个普通茶杯和一个柴烧茶杯中,试喝一下口感有什么不同。一般情况下,用柴烧茶杯喝会比普通茶杯的更为柔和、顺滑一些。
升华内质:能够有效激发茶汤的品质和香气
柴烧茶具的原料含有矿物质元素,燃料则是天然的木材,经过1200度左右的高温烧制之后,有些天然物质与茶具融为一体;在泡茶的时候,柴烧茶具与茶汤通过各种化学反应和物理反应,能够有效地激发茶汤的品质和香气,让品茶体验更加丰富多彩。
独特外观:每件柴烧茶具都独一无二
与现代化的气窑、电窑、煤窑等烧制方式相比,古老的柴烧相对来说稳定性弱许多,存在许多不确定因素;也正是如此,柴烧产生窑变时在陶瓷器具上留下火痕、灰釉等独特的元素,成就了包括柴烧茶具在内的每一件柴烧器具都是独一无二的,这也令许多柴烧爱好者痴迷不已。
柴烧茶具的美,不仅存在于外观,其对茶汤的软化、对茶汤品质的激发等方面,更是值得肯定。同时,质朴、浑厚的柴烧茶具,还带给人一种回归自然、重回本源的自然美;这种自然美,有如“浴火焚身”之后的“凤凰涅槃”、令人赞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