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消息:

为什么柴窑烧成如此辛苦我们却乐此不疲?

柴烧百科 龙窑王 1245浏览 0评论

为什么柴窑烧成如此辛苦我们却乐此不疲?插图

在“劳动力”和“节约”这两个词汇被相提并论之前,柴窑烧成经历了漫长的发展过程。

为什么柴窑烧成如此辛苦我们却乐此不疲?插图1

为什么柴窑烧成如此辛苦我们却乐此不疲?插图2

几个世纪以前,木柴还是唯一的燃料,大部分工作都需要依靠人力完成。制陶者制作并烧制陶器,以满足生活需要,因此那时的人们常在富含黏土矿藏的地域建造柴窑,这样就逐渐形成了以黏土蕴含地和窑炉建造区为中心的陶瓷产地。

为什么柴窑烧成如此辛苦我们却乐此不疲?插图3

而新型燃料和窑炉的出现,导致陶瓷产区的地位逐渐下降。例如电窑和气窑仅需一个人操作就足够了。所以在某种层面上“节约劳动力”即意味着与世隔绝。

为什么柴窑烧成如此辛苦我们却乐此不疲?插图4

思考这样一个问题。为什么柴窑烧成如此辛苦却乐此不疲?为什么砍了那么多天的柴,磨了那么多天窑具,烧了那么多天窑,做了那么多天累人的琐事却毫无抱怨?为什么柴窑付出了那么多却觉得内心异常充实?

为什么柴窑烧成如此辛苦我们却乐此不疲?插图5

答案或许就掩藏在柴窑烧成具有需要大家合力劳作体现凝聚力的特点中。大多数柴窑的烧制工作都绝非一个人就能够独立完成,因此必须与他人携手合作。

为什么柴窑烧成如此辛苦我们却乐此不疲?插图6

荀子说,“和则一,一则多力,多力则强,强则胜物”,可见凝聚力对团队做事的成功是至关重要的。

陶先生的柴烧艺术家们共同劳动了一天,身体虽然疲劳但是心里却很舒畅,每个人在柴窑烧成的过程中感受到了团队凝聚的快乐。除此之外,体力、专注力以及时间的付出还能让每一个参与柴窑烧成的人充分领略到传统文化的魅力,甚至仿佛回到了远古时代。

为什么柴窑烧成如此辛苦我们却乐此不疲?插图7

陶先生致力于传承柴烧文化,用心考量每一件作品,力求将柴烧文化传播给每一个懂艺术的人。

转载请注明:柴烧网 » 为什么柴窑烧成如此辛苦我们却乐此不疲?

发表我的评论
取消评论
表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