黏土
柴窑烧成的第一个要素是黏土,第二个要素是黏土,第三个要素也是黏土。
——陶艺家座右铭
黏土是柴窑烧成的最核心要素。比如说日本信乐、伊贺等著名陶瓷产区的柴烧,所选用的黏土均产自当地且作品表面不施釉,只是借助木柴燃烧后的灰烬单纯地展现黏土本身的美感,因此具有独特的地域性特色。
黏土本身和木柴灰烬以及与烧成过程中产生的蒸汽之间的相互作用,决定着作品的最终烧成效果。
倘若烧成方法不得当,即便再好的黏土也呈现不出应有的美感。同理,即便烧成方法得当,也必须选用与之相适宜的黏土才有可能得到你想要的烧成结果。
掌握黏土的特征对于陶先生柴烧而言十分重要。
而在不少地区,对于黏土特性的把握是处于次要地位的。因为在他们看来,黏土只需具备可塑性和烧成强度这两项基本特征即可。
基于条件因素的差异,部分制陶者将各类黏土、长石以及矿物质混合起来使用,这种混合型黏土强度虽然不错,但是烧成效果却十分单一。
与之相比,陶先生所选取的黏土或许较难成型与烧制,但是烧成效果丰富多变。
因为历经时间的考验,陶先生已经把握了当地黏土的特性,并以此为依据不断改进窑炉的设计结构和总结烧窑温度,从而在最大限度上发挥了黏土的优势,不断追求最佳的烧成效果。
陶先生追求的是柴烧的自然神韵,体表色泽源于土胎、火候和木灰的交融。艺术家需守候窑前不眠不休,一半人为,一半天成,成品率极低,这都源于陶先生对柴烧的苛刻要求。
转载请注明:柴烧网 » 柴烧浴火重生的美感,除了柴窑还因为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