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阳春三月,万物生辉 。
淅淅沥沥近一月的阴雨带来的清寒被阳光驱赶,
粉红娇嫩的桃花与刚刚抽丝的柳枝沐浴着温暖的春风。
这个春天,既像温柔美好的娇女子,又像气宇轩昂的少年郎。
这个春天,就像将军罐一样,既有女子的玲珑、柔情,又有将军的英勇威武。

诚如其它类型的陶瓷制品,
将军罐这一罐式器皿也是中国陶瓷艺术的珍品之一。
因宝珠顶盖形似将军盔帽而得名。
初见于明代嘉靖、万历朝,距今约有五百年的历史。
器型几经变化,至清代顺治时基本定型。
一直到清康熙时期,将军罐才迎来“春天”,
在社会上流传甚广,深受人们喜爱。

细细品玩将军罐的形态,倒是印证了它的名字。
罐身为直口,丰肩,敛腹,平面砂底,附宝珠顶高圆盖,像极了一位身着铠甲即将出征的将军,
城门一别众人,一手握剑,一手牵缰绳,浩浩荡荡地远赴边疆,将军威武神勇的形象透过器物的形状传达给每个人。
至于将军的柔情,则是由罐身上柴烧器物特有的火痕和诗意的落灰来体现。
远离故土,不能与亲人相守,
心中无限的愁思正如斑驳曲折、相互缠绕的火痕,
是将军内心最真挚的情感的体现。


以前,有的人把将军罐看作是荣誉的象征。
他们常说将军罐是古代皇帝奖赏给战场上有功的将士,是古代军人至高无上的荣誉。
还有一种说法讲到:将军罐是专供将军级人物使用的一种瓷器,
古代的将军家里都用这种瓷器来装东西。
一种是关于精神层面的褒奖与激励,一种是物质层面的使用,
两种说法放到一起,刚好充实和提升了将军罐的意义与价值。


火痕:
只有意想不到的惊喜
没有提前预设的呆滞
落灰:
我本散落浮尘微不足
烈焰熔融“雀斑”也是美


将军罐的用途有许多种,可以当花器、存储器和装饰器。
花器:
去掉盖子的将军罐,可以当做花器插花。
幽静的清晨没有喧闹,
当露珠散去后采几枝含苞待放的桃枝,
剪枝、插花、注水,
美好的一天,从浅嗅着桃花淡淡的清香开始。

-
存储器
茶罐
万物有根,茶叶被采摘后失去了根,
晾晒、翻炒、封袋,直到找到新的栖息地才重新扎根,释放能量,燃烧魅力。
这个栖息地就是一个舒适的茶仓。
在这里,茶叶自由地呼吸,重新回归自然。
将军罐敞口、鼓腹的造型,便于拿取茶叶,也增加了储存空间,
谷米罐
除了存茶,将军罐也可以当作谷米罐存储稻谷。
干燥且阻隔空气的罐体,起到防虫防潮的保护作用。

罐口:
口设计方便拿取
龙珠也可存储


底足:
火痕走过的地方
多多少少都会留有印迹

装饰器
传统将军罐的罐身多绘以人们喜闻乐见的装饰图文或人物、神话故事,
将军罐作陈设花器比较知名的组件由三件将军罐和两件花觚组成,花觚分在两侧,将军罐置于中间位置。
整体大气古朴,端庄典雅。
柴烧将军罐罐身并没有绘制装饰花纹,
罐身的火痕和落灰留给人想象的空间。
作为装饰器,就要与整体空间的风格融合,
简约的造型,诗意的落灰,温柔淡雅的釉色,
无论哪种装饰风格的空间,都留有柴烧器的一席之地。

大繁至简
藏巧若拙
罐身能容烦与忧
笔下写成的诗
脸上浮出的笑
都藏不住心里生出的喜爱
转载请注明:柴烧网 » 柴烧将军罐 | 大繁至简,抱拙守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