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消息:

陶壶为何具有良好的实用功能?

各地柴烧 龙窑王 1324浏览 0评论

陶壶为何具有良好的实用功能?

[内容摘要]《揭开陶壶鲜为人知的秘密》系列宗旨是探讨“陶壶为何具有良好的实用功能”,先从“透气性好无法解决四个问题”入手,逐步深入剖析–陶壶为何具有良好的实用功能?这功能从何而来?如何起作用?又受哪些因素影响?本系列分六部分内容逐步揭开陶壶鲜为人知的秘密。本文是此系列最核心的内容部分,已于3月24日首次在本公众号刊出,本次重新修改,思路更为清晰,论据更为详实、科学。

[关键字]陶器 透气性 实用功能 阴阳五行 能量

在前一文《陶壶好真是透气性起作用吗?》,分析相关研究“陶壶实用功能”的论文,笔者发现:“陶壶好是因为具有良好的透气性“,这一结论至少无法解答以下三个问题:

(1)紫砂壶都是双重气孔结构,为何同一目数不同的泥料的紫砂壶实用功能(利茶效果)差别如此之大?

(2)同样的紫砂陶泥、同一窑烧成,为何火侯不同的紫砂壶泡茶效果也存在较大的差别呢?

(3)将一些同一陶类破碎的陶片(如紫砂、坭兴、土陶等等)与茶一起放到玻璃公道杯冲泡,为何泡出的效果,与完整的陶壶泡出的效果几乎相同呢?

笔者从2010年开始玩陶品茶,2015年创建甘地柴窑,亲自烧制陶器。根据实践经验及相关知识,笔者定:”具有良好的透气性”不是陶器具有良好实用功能的根本原因所在。

那究竟陶壶为什么具有良好的实用功能呢?“阴阳五行、天人合一、格物致知等中国传统哲学思想观念,是中国古代朴素的唯物论和整体系统的方法论,并具有现实意义(《中国公民科学素质基准》)。”本文笔者将从“阴阳、五行、现代物理学”等三方面探讨这问题:

一、阴阳者,天地之道也

“夫五运阴阳之道者,天地之道也,万物之纲纪,变化之父母,生杀之本始,神明之府也,可不通乎?(《黄帝内经·素问》)”阴阳五行是《黄帝内经》的理论核心。阴阳五行学说,是我们老祖宗在实践中总结、用来描述宇宙万有变化发展规律,就是指我们现处的太阳系统,所带领的星球世界中的物理法则,也是宇宙运行的法则。懂了宇宙运行的法则,自然会了解人事,也就有了儒家所标榜的“天人合一”的道理。

陶壶为何具有良好的实用功能?插图

《皇极经世书·观物内篇》有曰:“天之大,阴阳尽之矣。地之大,刚柔尽之矣。阴阳尽而四时成焉,刚柔尽而四维成焉。夫四时四维者,天地至大之谓也,…天生于动者也,地生于静者也,一动一静交而天地之道尽之矣。动之始则阳生焉,动之极则阴生焉,一阴一阳交而天之用尽之矣。静之始则柔生焉,静之极则刚生焉,一柔一刚交而地之用尽之矣。”

《老子他说》(《老子》也称《道德经》)有曰:“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 万物的生命,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一个东西都分为阴阳两股力量,人也好,细胞也好,动物也好,植物也好,矿物也好,天地间任何一个东西,都是阴阳两股力量,“负阴而抱阳”。“道生一”,它又分了阴阳两股力量的作用。冲气以为和,就是有一个调和阴阳的作用。”

《易经·系辞传》(孔子所著):是故刚柔相摩,八卦相荡,鼓之以雷霆,润之以风雨;日月运行,一寒一暑。《易经系传别讲:》孔子在这里讲的“刚柔相摩,八卦相荡”,是宇宙中极自然的道理。刚与柔摩擦,才能够产生动能(如搓手变热,虚空中挥手产生风)。宇宙间,任何东西,都是由这两个相反的力量,互相摩擦才生出来的,这是摩。(刚与柔,也是一对阴阳)

“鼓之以雷霆,润之以风雨,日月运行寒一暑”,八卦即宇宙之间的八个现象--“天、地、太阳、月亮、风、雷、山(高山、陆地)、泽(海洋、河流)”,八卦相互在荡,相互在碰,宇宙物理、天地、太阳和星球一样,万物都在相互放射与干扰,一切都在运行不息,天地宇宙万物随时都在变化之中,这是宇宙的大法则,也是构成地球人类万物生存的原理与生命的根源。

陶壶为何具有良好的实用功能?插图1

陶泥的矿物组成部分有两类–有黏性的土和无黏性的砂(也是一对阴阳),陶土与水调和才具有可塑性,成型(泥被动,人主动),陶坯要吸收足够的热量(火),“水火既济而土合”,才能变成另一种物质–坚固的陶器,这些都是“刚柔相推而生变化”(有黏性无黏性、刚柔、有形的陶坯与无形的热量亦为阴阳)。

陶壶为何具有良好的实用功能?插图2

二、五行,行乎天地之间也

“天行健”,行就运行、运动,天地宇宙万物随时都在运行不息。宇宙间物质最大的互相关系,就在这个动能,以金、木、水、火、土作代表,这就是五行(千万不要看成了五行就是五种物质)。五行互相在变化,互相在影响,叫“相生”、“相克”。相生,含有互相滋生、促进、助长的意思。金生水,水生木,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相克,含有互相制约、克制、抑制的意思。金克木,水克火,木克土,火克金,土克水。五行的“相生相克”,这五种动能是宇宙间万物生灭、变化发展的规律和原因,也维系了太阳系统的和谐。(相生相克也是阴阳)这与佛家所说的“地、水、火、风、空”五大相通。

陶壶为何具有良好的实用功能?插图3

土就是代表我们地球,地球的构成有双重变化,在未构成物质世界前,宇宙间的运行是为五行;在地球世界构成后,仍有五行的法则,这个五代表中和作用的土,是后天形成的,也包括了先天的功能。

天干就是五行的法则,意思是说:“在这个太阳系中,地球和外面的星球,彼此干扰的作用。”

“中央戊己土”是天干的代号,戊土代表土的元素,没有形成为土,为阳,己土代表有形的土,为阴,换句话说,戊土代表土的物理作用、物理的能量;己土代表物质的形成,变成了一个物质。“土”代表了中和之性,具有中和金木水火的功能,土能提炼出金属矿物;树林草木生于土,烧掉就变成土质;土里能生出水;石头相互撞击能产生火。

“水火既济而土合”是宋应星在其所著的《天工开物・陶延》篇中开宗明义的对陶器工艺基础的高度科学概括。陶壶属于“土”,与地球一样,都是泥土做成的,也随时都在运行不息,仍在五行法则之中。

陶壶为何具有良好的实用功能?插图4

三、物质,能量之载体也

中国人发展最早的是天文,天干文化比周易还要古老。天干就是五行的法则,意思是说:“在这个太阳系中,地球和外面的星球,彼此干扰的作用。”以现在的地球物理学来说,说是地球和各个星球的放射功能,彼此吸收互相发生作用。例如太阳能的放射,对我们地球人类的干扰很大。放射、干扰就是能量。

陶壶为何具有良好的实用功能?插图5

天道左旋,地道右旋,天地宇宙万物随时都在运行不息。以现在的物理学来说,物质有运动就有能量(或称动能),物质就是能量的载体,无形的能量是通过有形的物质来起作用的。物质与能量就是一对阴阳。阴的东西是构成物质以后,是有形的物质,阳的是在没有构成物质以前那个元素,等于现代科学名词中的“能、能量“,有作用,但是看不见的,无形无相。如木柴在燃烧时能产生热能;如我们的食品,身体实际吸收的是食品营养成分、能量;如中医药材,有形的药材是物质,是载体,真正起作用的是看不见的“能、能量”,现代科学叫“功能、药效”; 我们世人也如此,身体是物质,真正起决定性作用的是那个能见、能闻、能知、能觉、能识的自性(综合名之“心灵”、“心意识”)。

  “水火既济而土合”是宋应星在其所著的《天工开物・陶延》篇中开宗明义的对陶器工艺基础的高度科学概括。陶壶属于“土”,与地球一样,都是泥土做成的,也随时都在运行不息。松散的泥土,经“水火既济“而变成了经久耐用的陶器,是一种物质变成另一种物质;物质是能量的载体,陶壶的能量就是陶壶的物理作用、物理的能量,现在科学叫法就是”能量、功能”。

四、结 论

宇宙万有的运行法则,大到无外,小至无内,万物一太极。宇宙万事万物皆有阴阳,皆分阴阳。”阴的东西是构成物质以后,是有形的物质,阳的是在没有构成物质以前那个元素,等于现代科学名词中的“能、能量“,有作用,但是看不见的,无形无相。

陶壶就是我们人类发明的一味“药材”,真正起作用的是它的“功能、药效”,也就是一种有作用、看不见的、无形无相的“能量”。陶器属于“土”,土生金(金从土出来的,土也含有金),金生水,水生木,与中医药材的“药效”不同,陶器对如酒类、酱类、醋类、酒糟、泡菜等以水为体的食品能起作用;陶器中和金木水火的功能,也对木类的植物起作用,让食品变得更醇和、柔顺、甘甜,能防止或延缓解食品变质等。

(至于陶壶的这个“能”,是什么样的能量?如何起作用?这个能又从何而来?又受什么样因素影响?我们下次接着探讨)

陶壶为何具有良好的实用功能?插图6

转载请注明:柴烧网 » 陶壶为何具有良好的实用功能?

发表我的评论
取消评论
表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