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消息:

柴烧杯

窑变无双  吴金维老师的“谦杯”

窑变无双 吴金维老师的“谦杯”

龙窑王 3年前 (2020-11-11) 1308浏览 0评论

古人曾用“夕阳紫翠忽成岚”等诗句来形容钧瓷釉色灵活、变化微妙之美。 古人对窑变有很多的记载。如《清波杂志》说:’饶州景德镇,大观间有窑变,色红如朱砂。物反常为妖,窑户亟碎之。’当时的陶工从来没有看见过这种现象,觉得不可思议,于...

柴烧紫砂杯:前墅龙窑一杯醉人

柴烧紫砂杯:前墅龙窑一杯醉人

龙窑王 3年前 (2020-10-17) 890浏览 0评论

瞬间闪念,就想听首梅艳芳 这就是一只普通紫砂小茶杯,因为数百年前的先民在这里就是这样烧制出这些紫砂器物的。 这又是一只不普通的紫砂小茶杯,它似乎是经过老龙窑这条“时光隧道”,从遥远的明朝穿越过来的。 砂粒粗糙,颜面素朴,这只杯子静静立于眼前,甚至于给...

再见洒蓝釉

再见洒蓝釉

龙窑王 3年前 (2020-10-15) 1586浏览 0评论

明宣德时期有一种纯蓝色釉,俗称宝石蓝或霁蓝,非常名贵,尤其是一种蓝白斑驳的“洒蓝”(俗称盖雪蓝或雪花蓝),乃是当时稀有之物。这是中国陶瓷史中对于洒蓝釉的记载介绍,洒蓝瓷器传世量并不多。 感叹于现代烧窑技艺的发展,让我们能把传统和美延续下去,仿烧的洒蓝...

柴窑盖碗 | 山水烟波,人间自在

柴窑盖碗 | 山水烟波,人间自在

龙窑王 3年前 (2020-09-19) 2714浏览 0评论

天地人和 天为盖,地为托,碗为人 鲁迅先生在《喝茶》一文中曾这样写道:” 喝好茶,是要用盖碗的。于是用盖碗。 果然,泡了之后,色清而味甘,微香而小苦,确是好茶叶。” 今天,我们就话一话柴窑青花盖碗 缠枝莲三才盖碗 枝茎缠绕,生...

柴窑青花 | 淡妆浓抹总相宜

柴窑青花 | 淡妆浓抹总相宜

龙窑王 3年前 (2020-09-19) 1732浏览 0评论

柴窑青花 魅力焕发        有君垂爱       *      不负深情      儿 童 节 快 乐 继上上期首次推出柴窑青花系列产品后,竟未意料到每一款都结了缘。后来,陆续有许多朋友咨询是否会出新。这一举动无疑给了我们一剂定心丸,所以就有了...

柴烧手捏壶 | 粗朴之上,自由而生

柴烧手捏壶 | 粗朴之上,自由而生

龙窑王 3年前 (2020-09-19) 1670浏览 0评论

手 捏 壶 『   粗朴之上,自由而生            境由心生,造化物外   』 壹 稳扎稳打 不急不躁 捏 壶 型 一把手捏壶 最重要的是捏制成型的过程 在具体的操作中 可以简单分为以下三个步骤: 即拍泥,捏制,落款 需要制作者保持平稳心态...

柴窑青花  | 留住世间芳华

柴窑青花 | 留住世间芳华

龙窑王 3年前 (2020-09-19) 2086浏览 0评论

柴窑青花 柴窑青花 白釉青花一火成, 花从釉里透分明。 可参造化先天妙, 无极有来太极生。 —— 清代 龚轼 《陶雅》中载:『其青花一色,见深见浅, 有一瓶一罐而分七色、九色之多,娇翠欲滴』 柴窑青花则少了几分娇艳,多了些古韵。 以中国水墨勾染皴擦的...

柴烧杯精品 | 让品饮不再孤单

柴烧杯精品 | 让品饮不再孤单

龙窑王 3年前 (2020-09-19) 1903浏览 0评论

谷雨 凉风不寒,暖风不燥 谷雨物语三候: 一候萍始生, 二候鸣鸠拂其羽, 三候戴胜降于桑。 谷雨,发生在暮春时令,是春的最后一个节气。 谷雨,谷得雨而生。 浮萍开始生长,布谷鸟开始催耕。 谷雨,凉风不寒,暖风不燥。 谷雨,繁花已到落英缤纷时, 但属于...

柴窑青花宝相花纹杯

柴窑青花宝相花纹杯

龙窑王 3年前 (2020-09-19) 2131浏览 0评论

似花非花     一朵万花 宝相花纹      大唐是令人神往的时世, 短短数十载,太宗皇帝就开创了贞观之治的局面, 后又有贞观遗风和开元盛世的繁华时代, 身处盛世的唐人,是最会生活的人。 唐人对生活是极讲究的, 衣食住行都讲求精致和格调, 这种对生...

柴窑 | 借秋景怡情,引桂香入茶

柴窑 | 借秋景怡情,引桂香入茶

龙窑王 3年前 (2020-09-19) 1308浏览 0评论

秋分三候 一候雷始收声 二候蛰虫坯户 三候水始涸 入境 访花 秋已入, 风中的丹桂飘着沁人心脾的浓香, 虽是年年都有的风景, 却总会蒙了尘,被遗忘在身后。 现下,难得有一时清闲, 与友同游桂花林, 山野清幽,清泉涓涓, 带上几只最爱的青花杯, 借秋景...